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 查信宝平台
滚动新闻: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 宁德卫生健康新闻网 > 正文

人文精神是医改明灯,医学是温暖心灵的科学

www.fjsen.com 2015-04-17 11:56:58 林长生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有时能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影响了无数的医务工作者的名医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的话,这句话在厦门鼓浪屿医院的医生口中自然流出,让人对“鼓浪屿模式”的基层医改尝试另眼相看。

厦门是个温情的城市,正在试点实行的“慢病先行、三师共管”的医改分级诊疗模式,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肯定。而在“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出生地鼓浪屿,一帮富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在践行连接民心的草根工作(参看本网报道《医改“鼓浪屿模式”:自下而上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人心隔阂》)。林巧稚的“医者仁心”得到弘扬,可喜可贺!

本网的报道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厦门市卫计委和厦门市政府相关领导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种“鼓浪屿模式”符合国家的医改方向,这种“让居民感到放心”的做法也是厦门医改要做的事情。而让百姓得到实惠,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这也是全国医改要实现的人文关怀。

倡导医学人文精神,这契合整个前进中的中国的发展潮流。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医学人文的研讨会上说,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他还在发言中引用威廉·奥斯勒的名言:“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出生闽清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也说过:“我们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吴孟超认为“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冬天在医院查房,他总是先把手放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要顺手为他们拉好衣服,掖好被角,把鞋子放到病人最方便穿的位置。这种细节上的体贴入微和高超的医术相结合,造福了无数患者。

只有心与心的沟通,才能产生温暖的力量。不久前,出生于长汀的国学泰斗陈鼓应到福州讲《道德经》。他感慨地提到老师殷海光在病榻给他写信的内容:此刻,我在灯下和你写信,有说不出的凄凉……人与人之间只有内心沟通始觉共同存在。人海苍茫,但愿有心肝的人多多相互温暖。陈鼓应的一番话,久久激荡人心。

福州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厦门有曾经的“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福建正在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吗?(林长生)

责任编辑:谢惠丽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宁德卫健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